展讯|深圳南山百校焕新行动“南山-ing——百校焕新”系列主题展及巡回展

发布时间:2024-03-29 返回
展览时间:4月1日-4月30日
展览地址:清华苑建筑设计大厦二楼展厅(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龙城路16号)
展出内容:“南山-ing——百校焕新”系列主题展及巡回展
策展单位:百校焕新设计联盟,深圳市鹏清建筑与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指导单位: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城市和建筑设计处
主办单位:
南山区建筑工务署、南山区教育局、百校焕新设计联盟
协办单位:香港元远建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鹏清建筑与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卷宗Wallpaper*》,众建筑
 

百校焕新 主视觉海报 240327_00 拷贝.jpg

展览简介
深圳南山百校焕新行动自2022年开始,如今已跨入第三个年头,累计超过100所校园在海内外优秀建筑师的主导设计下焕然一新。通过“南山-ing——百校焕新”系列主题展及巡回展,我们旨在向公众普及传播教育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创新以及其背后先锋的设计管理组织系统,引发社会各界对当代教育、城市公共空间以及设计领域本身的持续关注及深入思考。
从艺术中心到专业展场、从历史古城到特区学府,百校焕新巡展2024首站来到鹏清设计(原清华苑)。展览聚焦 “-ize-新旧要素革新”、“-ing-我们需要怎样的校园”两大板块,以实体模型及设计文献资料为媒介,为更多设计同仁、学界和公众呈现百校焕新前两季的丰硕成果,以冀各界能从南山先行先试的存量校园精准焕新中收获经验和革新思路。

_W3A5457 拷贝.jpg

 
展览内容
展览全面展示了“百校焕新”项目成果,旨在向社会各界呈现存量校园精准焕新的南山经验和反思。
”新旧要素革新“板块针对传统模式的问题,总结了项目中所应用的精准创新工具包,梳理了“百校焕新”特别的矩阵建筑师组织模式、工作流程和创新模式,向公众呈现了研判、决策和设计过程;
城市发展从增量发展到存量更新,在今天面临的问题都不再是单一要素,在存量更新背景下的校园焕新,深圳 “百校焕新”面临的问题,同样是当下中国教育空间发展病症的缩影。当程式化、传统呆板的校园空间无法适应青少年的天性和美育,何以破解由诸多因素叠加导致的深圳新校园建设困境?藉由“百校焕新”行动的样本,观者将窥见由城市行政管理者、建筑师、学校和代建单位,共同探索出的符合当下的校园焕新实践。

_W3A5462 拷贝.jpg

 
以信息可视化为主要的呈现方式,通过图表和插画展示了百校焕新中的流程、人力配置、生产方式等构成性要素革新的典型瞬间。通过对存量校园的问题挖掘,提出对建造和使用上的困难、传统修缮模式的局限的解决方法,并探索出一条精准创新模式的工作路径。
“我们需要怎样的校园”完整展示了建筑师的所有实践成果,展示了项目的公共设计管理方法创新和设计组织方法创新。
在城市行政、土地资本、公共需求之间,谁来决定我们的下一代在怎样的校园里接受教育?当校园的密度增加,学生人数持续增加,传统的教育空间已不能满足当代教学发展时,“百校焕新”通过多元手段实现“空间育人”。在本单元的65个案例展示了“百校焕新”行动的宗旨、模式和重要节点,总结了“百校焕新”的公共设计管理新方法以及“百校焕新”建筑师设计集群在建造、联合组织上的经验。

_W3A5464 拷贝.jpg

 
“百校焕新”最大的特点——兼具“校园”与“改造”这两类项目的难点,暑期短暂的施工周期、建筑规范的严格要求、原有建筑的现实空间和结构情况、校园周边的社区、交通与公共空间的关系处理。“百校焕新”的建筑师们针对既有学校各种集体聚居单元的空间形式样本,辅以精准解难的专业技艺,整理和释放公共空间,为设计创新提供了可能性,这也恰恰证明了达成共识的设计是一种价值方向,也是实现理想的力量。
本展览力图突破传统建筑展览的制式,以多样化的展示方式和互动方法,为学界和公众带来针对校园、设计、教育的信息和思考。

_W3A5470 拷贝_调整大小.jpg

 

总策划:周红玫
学术策划:朱竞翔
策展人:何英杰
策展统筹:赵谦,梁文硕,陈俊有
展览空间设计:张怡晨
展览视觉设计:SURE design 烁设计
插画设计:响个丁丁

参展导师:
朱竞翔 | 元远建筑
朱亦民 | 图岸建筑
龚维敏 | 深大设计院/GL STUDIO
孟岩 | URBANUS都市实践
庄慎 | 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
臧峰/何哲/沈海恩 | 众建筑

参展建筑师:
(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蔡瑞定 | 深大设计院/元本体工作室
陈忱/Nicola Saladino/吕守拓 | reMIX临界工作室
陈丹平 | 厘米制造
陈东华 | 陈东华建筑事务所
陈曦 | 一树建筑事务所
程博/李博 | 岚建筑设计
邓文华/杨期力/白岩 | 土木石设计
范蓓蕾/孔锐/薛喆 | 亘建筑事务所
顾田 | 顾田建筑工作室
郭廖辉 | 郭廖辉建筑工作室
黄伋 | 黄伋建筑工作室
贾莲娜/陈龙/胡宪 | 多相建筑设计事务所
姜伯源/王静雯/杨硕 | 不也设计工作室
靳远 | 多重建筑
皮埃尔·维托里奥·奥雷利(Pier Vittorio Aureli) / 马提诺·塔塔拉(Martino Tattara) | 道格玛(DOGMA)建筑事务所(比利时)
沈梦岑 | 沉默建筑工作室
水雁飞 | 雁飞建筑事务所
王振飞/王鹿鸣 | FUN凡谙设计
吴瑞/王毛真 | 垣建筑设计工作室
相南 | 相南建筑事务所
谢菁 | 一十一建筑
徐好好/幸晔/万露/张家宁/刘嘉豪 | 象城建筑
杨镇源 | 深大设计院/拾陌工作室
印实博/崔一松/何啟帆 | 对角线建筑
于岛 | 大屿建筑事务所
虞刚/林晓钰/傅昭瑞/尹璐 | 哈工大(深圳)建筑学院